中安在线、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安徽上市公司数量稳居中部地区第一、全国第九;新增上市公司数量首次跻身全国第一方阵;“安徽板块”多极支撑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正加快构建……
9月28日,“2021安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安徽上市公司发展报告发布会”在合肥举办。论坛上,《安徽上市公司发展报告(2021)》首次发布。
2020年安徽上市公司数量中部地区第一、全国第九
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,加强资本市场建设,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。2020年,安徽上市公司交出了亮丽答卷。报告显示,我省新增上市公司数创历史之最,资本市场“安徽力量”不断壮大;同时一批新兴科技公司集中上市,上市群体结构优化明显;上市公司业绩发展、投融资水平保持相对稳定,创新水平进一步提高,社会贡献度不断提升。
上市公司是企业的优秀代表,是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。截至2020年底,安徽A股上市公司126家,上市公司数量稳居中部地区第一、全国第九。总市值19353亿元,占同年安徽生产总值比重首次达到50%。
从新增上市公司数量来看,安徽首次跻身全国第一方阵。2020年安徽抢抓股票公开发行注册制改革机遇,全年新增20家上市公司,创历史之最。年度增量仅次于浙江、江苏、广东、北京、上海,居全国第6位。其中,新增科创板上市公司8家,居全国第7位;新增注册制下创业板上市公司4家,居全国第4位。
从后备资源看,截至2020年12月,安徽IPO过会待上市公司7家,IPO上报在审企业21家,IPO辅导备案企业67家,居中部地区第1位,全国前列。
从产业结构看,安徽上市公司优化升级步伐明显加快。其中,第二产业比重高达74.6%,第三产业占23.8%。伴随着高新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,第二、第三产业上市公司数量分别增加16家和6家。
从区域板块来看,“安徽板块”多极支撑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正加快构建。其中,合肥都市圈A股上市公司数量58家,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79家,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109家,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13家,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6家,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46家。但区域间差距仍然明显,合肥上市公司数量最多,省会城市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,皖北整体上市公司数量偏少。
从板块分布看,在A股市场上,安徽资本市场呈现“金字塔”结构,资本市场生态持续优化。其中,主板96家,科创板8家,创业板22家。安徽新增“新三板”挂牌企业11家,达294家。省区域性股权市场新增2029家,达7320家。
从股权结构分布看,民企国企发展各领风骚。2020年民企上市公司70家,占安徽上市公司总数的55.6%,国企共计48家,占38.1%。从市值规模看,安徽民企上市公司总值9757亿元,占比50.4%,首次占据半壁江山。
从投融资规模来看,安徽上市公司直接融资能力稳步提升。截止2020年底,安徽上市公司融资持续稳定增长,达11894亿元,其中初始融资696亿元。新增的20家上市公司初始融资129.6亿元,创历史新高;再融资规模2778.4亿元,占融资总规模的20.5%。
打好“组合拳” 助力安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
今年以来,多层次资本市场成为安徽的热词。6月24日,安徽启动万家企业资本市场培训专项行动,目的就是要为企业家和干部们提供把握资本市场规律的普惠性培训,使企业和政府迅速接触资本市场、深入了解资本市场、熟练运用资本市场,更加注重用市场的逻辑谋事、用资本的力量干事。
目前,安徽已基本形成了“通过一批、待发一批、上市一批”的企业上市新局面,“安徽板块”正在做大做强。截至2021年8月,全省共有上市公司137家。
“高质量上市公司通常具备主业突出,治理规范,承担社会责任等要素。”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在论坛上说。
但目前安徽上市公司存在创新能力有待提高、区域之间差距明显、再融资比重较低、并购重组不够活跃、内部治理亟待规范等诸多问题。
“推动我省上市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和更多优质企业上市,关键是要坚持问题导向,用好市场的逻辑、资本的力量、平台的思维,创新手法、步法、打法,从领导干部到企业家,都要提升运用金融资本的意识和能力。”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,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、主任吴劲松在解读《安徽上市公司发展报告(2021)》时提出,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,加快打造规范、透明、开放,有活力、有韧性的资本市场,在金融资本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上打出一套“组合拳”。
“十四五”时期,是安徽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、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机遇,乘势而上打造“三地一区”的关键时期,安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资本的助力、金融的支持。吴劲松表示,各级政府、金融机构、中介机构等需搭建好“政产学研资”融合的共建、共享、共用平台,共同推动安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。
(转 自:中安在线)